菩萨欠我一吊钱,金刚是我最好的朋友,观音进宫做了皇后,罗汉这次考试又不及格……这样的事,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可是在古代却是最平常的事了。我们看古书、看电视剧,经常会看到古人名字有叫高力士、宋金刚、萧观音的,是不是会有些不适感呢?在人们心中十分神圣、肃穆的神佛,怎么就成了家中的孩子,成了下人奴婢,成了朋友敌寇呢?这怎么能叫得出口呢?
佛说法图事实上,自从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在中国大地上分枝散叶,蔚为大观,创造了灿烂、独特的文化。并进一步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东亚诸国,都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单从姓名这一个侧面,就可以看出佛教带来的影响有多么大。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不能接受的以神佛名称为孩子名字这样的事,在古代却是社会潮流,司空见惯的。让我们到庙里走一圈看看吧。
我们去寺庙,一进山门,先看到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四大天王分别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手托宝塔的李天王。《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中说:“佛问,何谓金刚?答言,无能截断者。以故名曰金刚。佛不可议,诸法亦不可议,以是为金刚。”看来金刚就是一种刚猛无比的力量,外力无法截断。那么宋金刚的名字就取对了。
宋金刚(?—)是隋朝上谷郡人,隋末天下大乱,他揭竿而起,与隋军战,与突厥斗,与唐兵抗衡,威猛无比,的确是不负其名的。他后来与李世民作战,兵败身死。
唐代还有个人叫杜三徽,字金刚。
寺庙里面还有一种神像,有的在殿宇两侧的门扇上或墙上,有的在佛祖菩萨的莲花宝座下面,形象都是高大威猛,上身裸露,怒目狂吼,一看就感觉的力量十足,这就是力士,也是佛教的护法神。民间把大门两侧的力士叫哼哈二将,一个紧闭嘴巴,撑开鼻孔,感觉在奋力呼气,这应该是哼将军;另一个张大嘴巴,感觉在喊叫,这应该是哈将军。那么有没有人叫这个名字呢?有!谁?高力士!
高力士(—),这个人名气很大,是盛唐时期的广东高州良德人。本来姓冯,后来被宦官高延福买去作为养子,便改姓高,净身成了宦官。唐玄宗时颇为受宠,太子把他称呼为兄。但高力士这人还是情商很高,对唐玄宗自始至终很忠诚,对待大臣们也能做到谦恭谨慎。他被唐玄宗晋封为渤海郡公、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有将军称号,具有一定的军权,算是唐玄宗的贴身护卫了,因此也算名实相副的。古代小说中有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情节,如果真有其事,也真够吹一辈子的了——力士给我脱过鞋子。
天王只要是寺庙,都会有菩萨殿。菩萨是佛教中地位仅次于佛祖的神,也是我们的奶奶们姥姥们经常嘴里念叨的,我们在庙里经常看到的神,感觉菩萨是最不食人间烟火的,但居然有人就叫这个名字。
西魏将军宇文导(—),字菩萨。鲜卑族,代郡武川人,即现在呼和浩特武川县一带的人。
东魏北齐时期把控朝政的丞相高欢的小舅子娄昭,字菩萨,他跟从高欢南征北战,立下了大功,最后官至司徒。
另外,南朝萧梁时期,山东青州有个将军叫明菩萨。
北魏孝文帝时宫中有个太监叫高菩萨。
在中土和东亚佛教中,最受尊崇的是四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观音菩萨在中土的影响力最大,到处都有菩萨庙,几乎所有的寺庙里都有观音殿。当然在古人名中也就比较多了。由于观音菩萨的形象最常见的是慈眉善目的女性,所以女性取名也就自然偏爱观音了,只是观音菩萨是备受尊崇的,那么最好是做她的奴婢才好。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名叫竭罗,字观音婢,竭罗是提和竭罗的省称,是梵语音译,汉译意思是燃灯佛。观音婢的意思显然就是以观音信徒自认,甘愿拜伏在观音座下做一个恭顺的奴婢。
与此同一思路,辽代时有个奚部落首领名叫萧观音奴,但这是个男性,是个将军。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皇族瓜尔佳氏,名叫观音保,这人也是个将军,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意思是祈求观音菩萨能够保佑他健康顺利长大成人。
在辽代,还有大名鼎鼎的萧观音(-),是直接以观音为名。她是辽道宗耶律弘基的皇后,长得姿容秀丽、而又兼具兰心蕙质,弹得一手好琵琶,写得一手好诗词,最初深受丈夫辽道宗的宠爱,赞赏她为女才子。小时候因为长得面如满月、柳眉星眼,父母取名直接就叫观音,可见父母对她是多么的喜爱。可惜的是,她后来受人诬陷与下人私通,被丈夫冷落并杀害。结局令人浩叹。
水月观音文殊菩萨也是中土佛教中广受礼敬的神。有些弗经典籍中又称为曼殊室利菩萨。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慧,所以信徒们很喜爱这个名字。
南齐有个王文殊,吴兴人,是个孝子加隐士。
南梁时运城解良有个人叫柳悦,字文殊,做过中书郎。
南北朝及周隋之时,有个人叫杨异,字文殊,出自弘农杨氏家族,做过隋朝的益州总管长史、刑部尚书。
还有普贤菩萨。辽代辽宣宗耶律淳的妃子名叫萧普贤女(?―年),契丹族,又称“姚哥娘子”。辽宣宗死后,当过太后,临朝称制,后死于战乱。
佛教坐镇东方世界的神是药师佛,代表健康。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李靖(—),偏偏不是天王,他的字是药师。李靖是唐初大将,陕西三原人。战功赫赫,著有《李卫公兵法》。
辽代有个人萧药师奴,契丹族,当过节度使大官,但他的名字甘愿以药师佛的奴仆自认,并不认为有何不雅。
还有个人不得不提:郭药师。这人名叫药师,枉负其名,不胜其职,作为将军,屡战屡败,实在是个草包。要说气节,浑如吕布,他先后做过辽、宋、金三个敌国的将军,可谓三姓家奴,北宋的灭亡,此人难辞其咎。
另外还有明末清初的杭州进士吴本泰,字药师。清代中期有海宁人查岐昌,字药师。
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个著名人物东邪黄药师,女主角黄蓉的父亲,男主角郭靖的岳父。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字了。
罗汉规模宏大的寺庙一般都有个罗汉堂,罗汉的数量很多,一般有十八罗汉,豪华阵容的有五百罗汉。那些罗汉普遍都骨骼清奇、相貌特异,令人肃然起敬。罗汉也经常用作人名。
吕罗汉(?—)北魏东平郡寿张人,是一员猛将,经常与西北天水一带的氐族、羌族地方武装战斗,立下战功,曾官拜秦、益二州刺史。
北魏后期还有个人叫王云(?—)字罗汉。是北海郡人,当过中书舍人、南兖州刺史。
除了庙里常见的这些大名鼎鼎的菩萨、罗汉、金刚、力士之外,还有一些庙里鲜见、但佛经里常闻的神,如维摩诘、罗睺罗、提婆、夜叉、迦叶、目莲等,也被用作人名:
盛唐诗人王维(—),字摩诘,是著名的太原王氏家族的人。他笃信佛教,他的诗和画都很高妙,富有禅机,时人雅号诗佛。他的名字是用弗经命名的一个典型,他的名和字连起来是维摩诘,出自著名的《维摩诘所说经》,在这个经中维摩诘是个居士,但是其实他道行很高,他与佛祖派去探望他疾病的许多大神如阿难、舍利弗、文殊菩萨等辩论佛理都赢了,天女散花这个典故就出自这里。有些大庙都有居士堂,往往塑有维摩诘居士的像。《维摩诘经》和《金刚经》《法华经》都是中国文人最为喜爱的典籍之一。这些经除了深湛的佛理之外,还有优美的文字。王维的父母也是徒,应该是信奉《维摩诘所说经》的,因此就把这个著名大德的名字取给了儿子。此后以这个名字为雅号、斋号的人有不少。
维摩诘佛祖出家前唯一的儿子,也是他的十大弟子之一罗睺罗,号称密行第一。也有人取这个名字。北魏后期有个宗室子弟叫元罗侯,其名字就来自于罗睺罗,他家在现在北京的昌平区,当过昌平太守。
目连,全称为大目犍连,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曾下地狱救母,所以在古代民间传说和民间曲艺中经常有目连的身影。崔目连,北魏时期著名的世家豪族清河崔氏的子弟,其子叫崔僧渊、崔僧佑。其母亲为清河大族明氏,这个家族的宗教氛围同样浓厚,子弟中去名称的有明菩萨、明僧胤、明僧紹、明僧暠等。
迦叶,全称摩诃迦叶,也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苦行第一”,据说是最无执着之念者。深得佛祖器重,‘拈花微笑’的故事,说的就是他。
南朝梁的萧渊藻,字靖艺,小名迦叶,当过益州刺史、散骑常侍、大将军。
提婆是和印度教中的一种神,汉语意译为“天”,是住在天界的一种神。北齐朝代有个叫穆提婆的,在北齐后主时代权倾一时,官至侍中、尚书左仆射、领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城阳郡王,其实就是当时的一人之下的宰相位置。
夜叉是中“八部天龙”之一,是护法神。其形象丑恶,形同鬼魅,善于飞行,勇健暴恶,后受佛的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北魏有个宗室叫元叉,小字夜叉。这人在北魏晚期也是权焰颇盛,后来被政敌胡太后诛杀。
古代百姓人家这种浓厚的宗教生活气息,是不是太令人惊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