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平均年龄超过60岁,常年“蜗居”村中无法外出打工。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干只汗村,有这样一批妇女,因年龄大、缺乏就业渠道致贫。去年,通过京蒙帮扶搭桥,干只汗村和北京门头沟区寇红艳精准帮扶团队合作,引进手工艺制作工具,线上学手艺,于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巧娘工作室”,为村内20多名老人、妇女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人称“寇大姐”的北京门头沟区雁翅镇扶贫团队带头人寇红艳(右)走进干只汗村,在炕头手把手指导村民。
工作室面积不算很大,3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人。十几位“巧娘”团团围坐,有剪易拉罐的,有拓字和图案的,还有制作香包的。工作室负责人,同时也是村委会妇联主席的谭静告诉记者,“巧娘”们正在赶制第一批订单,已经“高强度”工作四五天了。
干只汗村村委会在村头专门腾出一间宽敞的房屋,成立了京蒙一家巧娘工作室。
把易拉罐剪开,拉平,垫上复写纸,描出“源味武川”四字。正在埋头干活的陈莲女尽管已经年过七旬,动作却十分熟练,手快眼明,速度明显比旁人快了不少。
“我乐意干这个,有干劲,将来卖出去能挣钱。”陈莲女说,由于家中亲人残疾,她50岁后就不再出村打工了,因此收入大大降低,只靠低保和养老金维持基本生活用度。加之文化水平有限,能够从事的零活零工更加稀少。
她曾不止一次找谭静交流,希望村里能够帮助她和其他十几个老姐妹提高收入,找到力所能及的活计。身为妇联主席的小谭一直把老人的嘱托记在心中。
“去年,北京门头沟寇红艳精准帮扶团队的创始人到乡里讲课,鼓励妇女就业、创业,我就利用课间的机会把村里的困难告诉了寇大姐。”谭静说,这次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年春节后,寇大姐团队中的技术人员通过视频的方式线上指导陈莲女等人,把20多位老人逐一培养成了“巧娘”。
像陈莲女这样有基础,动手能力强的,不到几天就成了团队中的老师,一边带着大伙编香包,一边用易拉罐制作工艺品。
利用普通的易拉罐设计剪裁、拼接制作的手工艺品成为武川县当地特色。
如今,巧娘工作室已经投入资金近10万元,在谭静和巧娘们的共同努力下,“源味武川”系列工艺品正在快速产出。
田间的艾草、普通的碎花布,经过农家巧娘的巧手,制作成一件件精美又实用的香包。
“我们的第一批订单是做出件工艺品,估算每一件的利润近8元,这些利润最终都会分给巧娘们。”谭静说。
不出村就能打工挣钱,巧娘工作室为这些普通农妇提供了创收机会。
居家就业,不出村就有活干让巧娘们有了干劲儿和奔头。目前,门头沟区各界正持续为“巧娘工作室”的运营提供资金、培训和销售等帮助,不断激发农村妇女参与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和信心。
(原标题:京蒙帮扶铺就巧娘就业路)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