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内蒙古博物院——绥远城将军衙署——五塔寺1.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市中心,博物院的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是自治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院的展厅大楼有四层,其中二、三、四层用于展览服务。院内目前有四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内蒙古古生物化石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游客在展厅大楼的二楼,能够了解到内蒙古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这里陈列了不少动植物的标本和内蒙古地质矿产标本,其中的查干诺尔龙、猛犸象和披毛犀这些史前动物的巨大化石骨架一定会令你叹为观止。三楼的陈列是整个博物院的亮点,具有鲜明的草原民族气息。你能够观赏到战国时期的匈奴王鹰型金冠,这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同样是战国时期匈奴的咬牛纹金饰牌;元代的黄金马鞍“卧鹿缠枝牡丹纹金马鞍”;辽代的“錾花银盏托”等等。这里的展出文物都出自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你可以在三楼的蒙古族通史陈列中,了解到蒙古族从起源到蒙元时代再到明清时期近千年的完整脉络。在这里还能通过文物陈列,感受到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汉等八个民族的生产生活、风尚礼仪、宗教信仰等风俗。当你来到博物院的四楼,这里的陈列会让你清晰的了解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族歌舞和蒙古族的马鞍文化。博物院的四个基本陈列被分割为15个展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性的挑选展厅聘请讲解员。2.绥远城将军衙署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清雍正年间(-年),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1座,驻屯满洲八旗官兵。雍正十三年()动工兴建,乾隆四年()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之驻军。绥远城将军衙署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格式营造,占地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门侧立石狮1对。院内厅堂3进,前为大厅,两侧为东西庑堂,大厅后为公廨,后院为将军私邸。衙署经过多次修缮,大致保持原有布局。3.五塔寺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东南,五塔只是慈灯寺内的一座佛塔。曾经寺院建筑全都坍塌只剩下这座佛塔,因此才有后人得知此处有寺院,重建时便名为五塔寺。五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五塔寺的南面面对五塔寺广场,入口也在此处。五塔寺布局是典型的汉族的中轴线特色,中轴线南北走向,两边严格对称。寺内共分为三个院落,分别是南边的三世佛殿院,中间的文化展院和北边的慈灯寺院。五塔寺的面积不大,纵深仅有米左右。从五塔寺南门进入寺院,园内靠南处两边各有一座白色小塔,具有藏传佛教特色。正对面是三世佛殿,三世佛殿在建筑上既有汉族宫殿的特色,又有少数民族和藏传风范,这也是整个寺院建筑的大体风格。穿过三世佛殿后来到中间的院子,对面的建筑上清晰大字写有“呼市召庙文化展”。在召庙文化展建筑内部,左侧的墙上挂有历史上的宗喀巴等人像,右侧列有我国现存金刚座舍利宝塔召庙图,体现了呼和浩特召庙文化的渊源流长。然后来到北边的院子,院子中间是慈灯寺的大殿,大殿背后便是舍利宝塔。这座舍利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参观五塔寺时不光可以在外面观看,还可以上到塔座顶上,俯视全寺,视野不错。在舍利塔背后的北墙处有一座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5厘米,画有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呼和浩特的风俗民情哦二人台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等,冀北民歌,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爬山调爬山调也叫爬山歌、山曲儿,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传统短调民歌,有后山调、前山调、河套调之分。后山调流行于阴山北麓,旋律高吭悠长,音程跳动大;河套调流行于巴彦淖尔盟河套地区,旋律优美,感情细腻;前山调则主要流行于土默特平原,其特点是兼有后山调与河套调之长。爬山调的结构与信天游、山曲相近,多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曲调则有汉族与蒙古族交融的因素。年6月7日,爬山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从明、清放垦以来,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区迁来,也带来了故土的文化艺术,在融合河北民歌、山西大秧歌、山东快板书、陕北信天游语汇和形式的基础上,吸取了蒙古族长调的某些元素,从而产生了具有当地艺术风格的爬山调。流行于武川县境内的爬山调其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音程跳动大,而演唱方式又分室内室外。[1]艺术特色爬山调的音乐大都高亢粗犷。它的曲调常以其流行的地区命名,如“河套调”、“后套调”、“土默川调”、“大青山调”、“伊盟调”、“河路调”等。歌曲的结构短小而富有变化,以上下两个乐句8个小节构成的乐段为它的基本结构形式。两个乐句大都是变化重复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完全不变的重复。为了加强表现,它常常运用加衬、加垛或者把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等手法,使乐句的句幅延伸,结构扩充。有的曲调长达十几个小节,有的把一句变成两句,发展成为具有复乐段性质的变化结构。爬山调的曲调以五声或六声的徵调式为最多,商调式、羽调式次之。歌曲的曲调、节奏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地说,流行于平原地区的爬山调(如河套调和土默川调)节奏比较匀称规整,旋律的起伏比较小、音域比较窄,音调平和柔美;而流行在山区的爬山调(如后山调)节奏则自由多变,旋律跳进多、起伏大、音域广,音调高亢挺拔,热情奔放。它的节奏较有规则,拍节较为固定,句式为典型的上下句结构,每句字数不等,这就构成了这种短调民歌简单而又不呆板,铿锵顿挫的语句特点。节奏上多用高音的自由延长音,旋律上多用大跳,上下句的前半句曲调相同,只有后半句有所变化。它的曲调常以其流行的地区命名,歌曲的结构短小而富有变化,以上下两个乐句8个小节构成的乐段为它的基本结构形式。两个乐句大都是变化重复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完全不变的重复。为了加强表现,它常常运用加衬、加垛或者把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等手法,使乐句的句幅延伸,结构扩充。有的曲调长达十几个小节,有的把一句变成两句,发展成为具有复乐段性质的变化结构。爬山调的曲调以五声或六声的徵调式为最多,调式、羽调式次之。旋律的起伏比较的爬山调(如后山调)节奏则自由多变,旋律跳进多、起伏大、音域广,音调高亢挺拔,开阔奔放。由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山西西北部为邻,所以流行于内蒙古西部的爬山调和流行于山西西北部的山曲的关系密切。在这一带蒙汉杂居区的爬山调中又常含有蒙族民歌的音调。爬山调常用比兴、夸张等手法,最值得称道的是演唱者的即兴性,想到什么就唱什么,看到什么就唱什么,走到哪儿唱到哪儿,而且所唱的内容还要合辙对称,上口押韵。歌词语言多用乡土重叠词,显得格外亲切生动,具有灵俏幽默的艺术风格,动人心扉,有着浓厚的山野风味。爬山调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既是塞北地区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又是这个地区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字里行间洋溢着百姓的情、百姓的爱,以其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泥土气息葆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