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顶遗址北魏礼制建筑遗存

坝顶遗址位于大青山蜈蚣坝顶部。坝顶遗址航拍图。坝顶遗址出土的陶器。坝顶遗址坛体外围以登坛台阶环绕。武川县坝顶北魏祭祀建筑遗址(简称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部大青山蜈蚣坝顶部,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4次发掘,基本揭开了坝顶遗址的“庐山真面目”。坝顶遗址因其重要的文物价值,入围了“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坝顶遗址综合了中原王朝祭祀建筑的形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祭祀传统,年代上早于西安隋唐圜丘和北京明清天坛,为研究我国古代皇家祭天发展史、北魏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初春时节,横亘于呼和浩特市北部的大青山巍峨冷峻,给雄踞山巅的坝顶遗址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坝顶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蜈蚣坝在北魏时期名为白道岭,白道岭之上有白道贯通阴山南北,皇帝行幸阴山多经由此路。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十八年(公元年)孝文帝拓跋宏在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都洛阳之前,于七、八月间北巡盛乐—阴山,先后举行了“谒金陵”“行幸阴山,观云川”“幸阅武台,临观讲武”等活动,其中“行幸阴山,观云川”极有可能是指在坝顶遗址举行的祭天活动。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说:“结合文献记载,初步判断孝文帝‘观云川’就是在坝顶遗址这个地方。《魏书》以‘观云川’指代孝文帝的整个祭天活动。”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中段,蜈蚣坝顶部山势平缓,海拔高米,遗址坐落于这片平缓山地的中部,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圆形土包。位于阴山之北的武川县,主要地域范围集中在武川盆地,武川盆地在北魏时期名为白漠,后来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六镇”之一的武川镇。北魏六镇,建立之初指环绕于旧都盛乐及都城平城北境的6个军镇,自西而东为薄骨律、沃野、怀朔、柔玄、怀荒、赤城。武川镇设立较晚,武川盆地一带在北魏前期归属云中镇(今托克托县云中郡故城)管辖,大约在5世纪70年代初始设武川镇,加上同一时期设立的抚冥镇,六镇变为八镇,但仍惯称为“六镇”。武川镇是六镇中实力较强的镇城。自太和十八年(公元年)孝文帝亲自主持阴山祭祀之后,太和二十一年(公元年)孝文帝曾“谒金陵”,但未巡幸阴山,孝文帝之后的北魏皇帝已不再巡幸盛乐—阴山。到北齐时期,对祭坛作了改造利用,成为一座军事城堡。坝顶遗址的发掘及其性质的认定,填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祭天遗存的空白。揭开“庐山真面目”坝顶遗址发现之初,从外观上看是一个圆形的大土包。有学者提出,这座鹤立鸡群的“土包”很有可能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遗址。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坝顶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对遗址形制结构及地表采集遗物的综合分析,又结合文献记载,初步推断可能为一处北魏时期礼制建筑遗址。年,考古人员对坝顶遗址进行了持续半年之久的发掘。此次发掘的主要目标是开展对遗址各类遗存的解剖,主要收获为有了较为清楚的时间轴,从出土的陶器、骨器、石器等看,年代集中在北魏和北齐。“目前,我们正在和武川县文物保护中心进行这几年的发掘成果梳理工作。”参加了4次发掘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夏月胜说。据了解,坝顶遗址分布面积约平方米。经过—年的考古发掘,揭露面积为余平方米,并确定了遗址的形制结构,自内而外由坛、内壕、内壝、外壝、外壕5部分组成,总体直径近米,出土遗迹遗物可分为北魏祭祀遗存、北齐军事遗存两个时期。遗址中部为一个圆形的坛,坛的构筑,外缘为夯土墙,内部填土,形成平台式圆形坛体,坛体外围以登坛台阶环绕。对坛体北部采取了解剖沟发掘,台体平地起建,自下而上逐渐斜收,剖面呈梯形,底部直径约34.5米,顶部直径约23.5米,残高2.9-4.4米。夯土台外侧有环绕式台阶,上下共13级,每级台阶高约30厘米,宽约40厘米。北齐时期对坛体进行了改造,将内部掏空,东南方位设门,成为一座军事戍堡。坛体内室的灰坑和房址堆积中,出土了北齐“常平五铢”铜钱、刻划有“广纳戍”文字陶盆以及大量的兵器、生活用具等,表明房址和灰坑均为北齐遗存。坛外围有内、外两道环壕,分别称作内壕、外壕,内壕底部出土有马和羊的头骨、肢骨等。内壕、外壕之间为内壝、外壝,即皇帝祭天时文武官员陪祭站立的平台。该遗址融合了汉魏以来明堂、辟雍、灵台等礼制建筑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祭祀功能。呼和浩特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董萨日娜参加了年和年的2次发掘工作,她认为:“坝顶遗址作为一座祭祀建筑遗存,是这一时期形制清楚、体量较大、保存较好的遗址,其形制结构与中国传统的祭祀礼制建筑一脉相承。”“虽然史书上与北魏皇家祭天相关的记载很多,但在此次发掘之前没有发现过明确的北魏皇家祭天建筑遗址。此处皇家祭祀遗址在形制上结合了中原王朝祭祀礼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祭祀传统,年代上早于西安隋唐圜丘和北京明清天坛,为研究我国古代皇家祭天发展史、北魏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张文平说。实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坝顶遗址所在的阴山山脉,自古以来是农耕区和游牧区的一条重要分界线。战国秦汉时期沿阴山山脉修筑长城,长城以南主要生活着农耕民族,长城以北主要生活着游牧民族。北魏(公元-公元年)没有修筑长城,而是于阴山之巅设立大型祭祀建筑场所,采用了中原传统的礼制建筑形制,又具有北方游牧民族圣山祭祀的特征,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实物见证。有专家学者认为,祭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及唐宋元明清均有国家性质的祭坛及祭祀活动。坝顶遗址的发现,前承秦汉、后接唐宋元明清,填补了曾经的历史空白。从中国古代皇家祭天遗存的发展史来看,目前发现时代较早的,有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血池遗址(战国秦汉时期的雍畤),陕西省西安市隋唐时期的圜丘,北京市明清时期的天坛。“北魏是中国历史上颇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这一时期各民族交往和交融更加充分,文化也达到了空前的交流和融合,为隋唐的强盛打下了基础。中华文明年延绵不绝,正是由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至生生不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盖之庸说。张文平说:“传统上,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国的两河流域,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如果我们扩大视野,从整个东亚地区来看,阴山山脉作为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同时又是交融区,可以视作整个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在这个东亚地区的中心之上,北方游牧民族修筑了一座中原式的祭坛,形成了阴山文化的灵魂。正是基于这个意义,我们认为,坝顶遗址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它的发现与发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版图片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坝顶遗址考古项目组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