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9325167.html
呼和浩特日报讯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结合城区路网建设实际需求,以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市内大循环、外围大辐射、区域大联通”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打造“大交通”发展格局。如今,一条条高架桥陆续开通,地铁1、2号线开通实现换乘,京张高铁、呼太动车组开通,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航空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首府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构建起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大动脉,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有效提高市区通行效率
今年,我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强化调度、狠抓进度。目前,G线呼和浩特至毕克齐段一级公路主线已贯通,预计今年底完成交工验收工作。G线武川至呼和浩特大青山隧道及引线工程主线贯通,并于10月底全线放行呼武公路上行线,今后从呼市出城口去武川县城,全程用时15分钟左右。S线武川至杨树坝公路、S29呼和浩特市至凉城公路和S43城区至机场段高速公路等新建项目也都在顺利推进中。进一步打通加密由市区、新区向周边地区辐射的高等级公路网。
环路、高架路是快速连接城市的大动脉,目前,二环路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道路。我市从年开始大规模启动三环路和哲里木路、海拉尔大街、巴彦淖尔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哲里木路、昭乌达路是贯穿呼市南北的主干线,是较为拥堵的路段之一,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于年7月正式开工,改造路段南起南二环快速路、北至北二环快速路,全长约9.2公里,全线主路采取高架形式双向6车道,辅路双向6车道,经过3年的紧张施工,鼓楼立交桥至北二环路段正式双向通车,大大缓解了呼市的交通压力。哲里木路高架桥通车以后将与鼓楼立交桥、公铁立交桥以及北二环快速路形成一个循环的交通枢纽。
今年8月份,哲里木路高架路段已经通车,目前,鼓楼立交桥以南的昭乌达路高架桥路段主体结构已全线贯通,桥面铺装、声屏障、路灯及地面辅道等分部分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哲里木路、昭乌达路整个高架桥全线贯通以后将极大缓解主城区南北向道路交通压力,有效提高市区的通行效率。
金海快速路改造提升工程东起海拉尔东街与科尔沁快速路交叉口,西至金海路与西三环交叉口,全长约26公里,主线为双向6车道。年12月东起科尔沁快速路交叉口西至乌素图彩虹桥段约16公里的道路开始试通车,解决了呼市东西交通的一个难题,尤其是金川的进出市区的问题。今年金海快速路改造提升工程也有新的工程进展,现在全面修复海拉尔大街路面的工作已经正式开始。针对市民反映的金海快速路上下行匝道口路况差的问题,今年施工彻底将所有开放的上下匝道口全部修补,不仅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铺设柏油,还将修复破损的人行道。如今,已完成建设的金海高架桥金川段路况与已经开放通行的金海高架桥市区段一样好走,金川辖区的居民开车从金十道附近去往西二环快速路的时间将大大缩短,而且原途经的公交车已全部恢复通行,附近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巴彦淖尔路改造提升工程作为我市城西快速路网重要工程,全长10.43公里,是贯穿我市西部城区南北交通主干道的重要桥梁纽带。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中,有望年底通车。
两条线路开通地铁进入换乘时代
年12月29日,青城市民的“地铁梦”真正实现了,首府迎来了自治区首条地铁——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正式初期运营,呼和浩特也成为国内第3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作为自治区首条地铁,它不仅外观新颖、独具民族特色,而且运用了更多新技术,也更智慧、更安全。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西起伊利健康谷站,东至坝堰站,线路全长21.公里;共设车站20座,工程项目于年4月1日正式开工,于年12月29日正式初期运营,项目建设历经3年9个月。
今年10月1日,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首府正式步入地铁“互联时代”。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从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全长27.3公里,包含24座车站、22个区间、1个停车场、1个车辆段、2个主变电所。呼和浩特地铁进入双线“换乘时代”,给呼和浩特市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两条地铁线路的简单相加,而是交通、经济、市民体验的几何级增长。对于呼和浩特市来说,轨道交通实现换乘,是激活城市区域能力的快捷方式。地铁2号线通车以后,“地铁+共享单车”的出行方式,大大提升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让出行更便捷,让经济更活跃。
地铁1号线站点以政治文化为主题,新华广场站突出民族团结氛围,人民会堂站表现人民当家作主,将军衙署站承载着青城历史记忆,内蒙古博物院站展示着蒙古马精神,呼和浩特东站的哈达线条迎接四海宾朋。地铁2号线站点以商业旅游文化为主题,成吉思汗公园站铭刻金色的草原丝路记忆,内蒙古体育馆站以运动风采彰显城市活力,呼和浩特站以诗意的方式诠释壮美青城,中山路站突出商贸通衢的繁华,诺和木勒站贴合纺织工业区特质编织多彩图景,内大南校区站表现书香气韵,帅家营站展示日新月异的乡村图景。
跨省高铁逐条开通草原铁路运能快速提升
年12月30日,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北京至呼和浩特高铁全线贯通,呼市市民坐张呼高铁2小时9分钟就可到达北京北站。呼和浩特东站每日7时许至21时许,均有前往北京方向的高铁列车,最短间隔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进京高铁实现“公交化”开行,在既有夕发朝至普速列车原有规模不减的基础上,每日新增北京方向高铁运力近万人次,进京客运能力较过去大大增加。从此,首府到首都实现了出行“公交化”,更加快捷方便了。今年7月初,呼和浩特开通了到太原的动车组列车,运行线路为张呼客专、张大客专、韩原线、大西高铁。这是呼市开通的首个连通其他省会城市的动车组,也是呼市到太原高铁的东部一通道。呼市至太原全程由原来的9个小时缩短至4小时44分钟,该铁路线连通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大同、忻州和太原等城市,沿线百姓前往内蒙古草原、云冈石窟和太原晋祠等旅游点都可以实现一日往返,对加强蒙汉民族交流,促进两地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中铁呼和浩特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客货运量持续保持稳定,在逆势中为区域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客运方面,目前中铁呼和浩特局共开行旅客列车72.5对,通达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内蒙古中西部与北京间高铁列车每日开行36对(其中呼和局担当6对)。充分发挥京包客运专线通道能力,内蒙古中西部进京旅客达到去年同期的1.5倍,截至今年10月22日,中铁呼和浩特局共发送旅客.7万人次。货运方面,唐呼铁路煤炭重载运输通道运量稳中有升,截至今年10月22日,中铁呼和浩特局共发送货物万吨。从10月11日零时起,中铁呼和浩特局实行新旅客列车运行图。调图后,铁路部门每周五六日及客流高峰期在呼和浩特东站与北京清河站间增加高铁列车6趟。这次调图还新增了乌海西与太原间快速旅客列车1对,呼和浩特与乌海西间K/6次旅客列车由周末高峰线列车改为每日运行。
今年以来,多个铁路重点建设项目也取得丰厚成果,集通铁路复线的电气化改造全线开工,年货运能力从多万吨提高至多万吨,客运列车运行时速从65公里提升至公里,这条连接内蒙古东西部的干线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升,为“蒙煤东运”提供运输保障。7月1日,集大原高铁(集宁经大同至原平)全线开工,这条高铁开通后将内蒙古中西部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9月27日,唐呼铁路葫芦站枢纽疏解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内蒙古能源外运主通道唐呼铁路运输能力较过去提升30%以上。
下一步,中铁呼和浩特局将重点推进集大原、包银等高铁建设项目,确保顺利开通运营。同时还将进一步利用好高铁客运通道的能力,为内蒙古中西部人民出行提供更多、更快、更优的选择。充分发挥“公转铁”政策优势,在内蒙古中西部推动铁路专用线建设,确保内蒙古煤炭外运能力。
航空通达能力提升新机场建设顺利推进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始建于年,是按照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进行规划建设,现有航站楼面积5.5万平方米。近年来,由于民航业发展迅猛,到年,白塔机场累计完成运输起降11.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7%、8.2%和14.8%。旅客吞吐量增速在华北地区千万级机场以及首都机场集团所属省会机场中位列第一。目前,机场共通航区内赤峰、呼伦贝尔、通辽、锡林浩特、乌兰浩特、乌海、满洲里、巴彦淖尔、二连浩特等14个城市,57条航线;国内广州、长春、重庆、长沙、成都、大连、海口、杭州、哈尔滨、银川等76个城市,条航线;港台2条航线;芽庄、乌兰巴托、曼谷等6个国际城市,6条航线。
在近期启动的年冬航季,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计划航班量架次/周,同比增长5.6%;计划运营国内航线条;计划通航78个国内城市,直飞国内城市达到63个,共有36个区外城市和4个区内城市航班量同比实现增加。
由于白塔机场原有设计保障能力和各项设施已经饱和,年10月,经自治区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对现有白塔机场实施迁建。呼和浩特新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南方向,和林县巧什营镇大新营村附近。呼和浩特新机场定位是区域性枢纽机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和首都机场的主备降机场,呼和浩特新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航站楼主楼、飞行区跑道滑行道系统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万吨、飞机起降24.4万架次设计,航站楼指廊、货运、航食等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飞机起降19.2万架次设计。呼和浩特新机场航站楼方案由国内具有航站楼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公司完成,设计过程中紧抓“功能性、地域性、标志性”3大特色。在功能方面,新机场航站楼设计借鉴了国外诸多知名机场和国内新建大型机场的经验,并结合呼和浩特市自身特点,在旅客流程、人性化、商业开发、机场运营等多方面满足“互联网+”时代现代化机场航站楼的综合需求;航站楼包含国内、国际两个功能分区,最大程度满足运行需求。在地域性方面,充分考虑我市地处北方的气候特点及环境特点,在绿色节能、保温抗冻等方面因地制宜,体现机场的可持续发展。在标志性方面,航站楼造型采用“马鞍”形象隐喻马背上民族腾飞的美好愿景,以及“马到成功、平安吉祥”的美好祝福;立面与内装饰充分采用“盘长”和“万字锦纹”的蒙元文化符号,色彩方面采用红、黄、蓝、绿、白五种传统民族色彩,既体现了民族文化元素和地域文化特色,又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完美结合,表达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示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交通门户形象。
今年7月30日,历经近8年启动筹备,呼和浩特新机场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工程计划于年12月竣工,进行验收,年7月转场运行。目前,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已经完成基础桩基施工、土方开挖、垫层浇筑等工作,正在集中力量抢抓基础筏板施工。项目部通过穿插施工、流水作业等方式,不断加快航站楼基础筏板施工进度。
公交线路不断优化满足市民全方位需求
近年来,我市公交线路不断优化,公交事业发展迅速。从年10月开始,呼和浩特公交都市申报方案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评审。同年11月21日,呼和浩特市在全国22个公布的城市中被交通运输部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年10月31日,呼和浩特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验收工作完成。年9月2日,被交通运输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条公交运营线路,运营车辆辆,线路长度.3公里,规划的城市主干道布设的10条公交快线已全部开通。此外,推出定制公交线路16条,开通学生专线25条、城乡公交线路27条,形成了由快速线路、骨架线路、基本线路、特色专线、城乡线路构成的多层次公交网络体系。从年到年,我市公共交通站点米覆盖率由71.6%增长至.0%;公交专用道长度从17公里增长至公里;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从10.1标台/万人增长至23.8标台/万人;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由12公里/小时增长至18.4公里/小时。公共汽电车进场率为%,线路网长度公里,线路网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公共汽电车平均车龄3.58年,%为绿色公交车辆。
今年,市公交总公司为了满足更多乘客的出行需求,于3月公交线路恢复后不断优化公交线网,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让更多市民享受城市公共交通带来的出行便利。新开通K7路、路、路、路4条常规公交线路,满足了周边市民的出行需求。恢复学生公交专线25条,定制公交线路7条。
由于道路施工、市民出行需求,市公交总公司对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并且增加早晚高峰时段车次计划和配车数,每日8∶30至16∶10的平峰时段,减少各线路车次计划和配车数。16∶10后,增加各线路车次、配车数,保证运力充足。为克服场站远离市区的短板,将首班车始发站调整为线路沿线不同站点,多台车辆提前在线路沿线不同始发站等候乘客,并于6∶10同时发车,这样既满足市民高峰出行需求,也为公司降低了运营成本。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还组织各旗县分别开通扶贫客运专线。截至目前,共计28条扶贫客运专线已开通试运营,其中托县1条、和林县11条、清水河县9条、武川县7条,待扶贫专线全部开通,所有通返不通乡镇、行政村将全部实现通客车。随着我市扶贫专线的陆续开通,结合“早进城、晚归乡”的运营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契合和满足了村民的出行需求、降低了出行成本,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受到了交通运输部“两通”(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通客车)工作检查组及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高度认可。
随着我市公交线路的不断完善,以前公共交通所不能触及的角落也都陆续开通了公交车。在市公交总公司的线路图上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公交线路正交织成呼市人越来越便利的出行路线。
随着我市“大交通”发展格局的不断推进,一个个交通工程的实施惠及百姓,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在大幅提升。“大交通”建设正在改变着首府市民的生活,释放着城市的勃勃生机,为首府的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
下一步,首府将加快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打造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首都机场的主备降机场、西北地区大型区域性枢纽机场、国航和天津航空的基地机场,推动清水河县老牛湾和武川县通用机场建设,培育呼和浩特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对周边的辐射能力;统筹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交通枢纽空间布局,围绕和林格尔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呼和浩特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规划建设呼和浩特高铁西站、长途汽车客运西站,统筹货运客运、市内市外及各类运输方式,打造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和公交安全便捷换乘体系,将呼和浩特建成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构建“市内大循环、外围大辐射、区域大联通”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记者云艳芳)